趙宗祥
新一輪醫改自實施以來,有力地帶動了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近日,財政部公布公立醫院改革補助資金2015年為111.24億元,2016年將為98.04億元。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公立醫院改革大“紅包”將助推國產醫療器械的發展,但在與外資品牌的爭奪中,國產醫療器械要有“背水一戰”的決心和勇氣。
提升實力 主動出擊“醫療器械是新一輪醫改中最受益的領域。”中國醫院協會相關工作人員表示,從科學發展的角度看,在環保、產業周期、產品研發、市場前景、市場回報、知識產權保護等許多方面,醫療器械與藥品比,都有優勢。而且,國家現在高度重視醫療器械產業發展。綜合上述因素,隨著醫改的深入推進,我國醫療器械會迎來更多爭搶政策“紅包”的機會。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的角逐中,外資企業一直獨領風騷。因此,在今后的市場爭奪中,國產醫療器械企業要借機主動出擊。”該工作人員表示,面對我國推進醫改帶來的醫療器械市場巨大蛋糕,國內外醫療器械廠商勢必展開激烈的爭奪。因此,國產醫療器械在與外資品牌的爭奪中,要有“背水一戰”的決心和勇氣。
事實上,在市場爭奪中,外資品牌具有壓倒性優勢。公開數據顯示,2014年,全國在用的醫療CT共計17854臺,由包括荷蘭飛利浦、美國GE和德國西門子等8家廠商供應,市場高度集中在排名靠前的幾家外資醫療器械制造商手中。《2014中國醫療設備售后服務調查報告》公布的2014年市場份額數據顯示,在CT、核磁共振、核醫學、血管造影機等幾類大型醫療設備中,被業界稱為GPS的通用電氣、飛利浦、西門子三家跨國企業占有的市場份額超過80%,其中血管造影機類設備的市場占有率甚至高達91.1%。
“進口醫療器械在中國一統天下,牢牢把控著市場主動權和話語權。”業內人士表示,長期以來,我國大型醫用設備市場一直被外資企業所壟斷,國產品牌在與國外品牌的競爭中,很難分得一杯羹。壟斷導致我國高端醫療器械價格居高不下。
上海某醫療器械企業負責人分析認為,國產醫療設備之所以一直會在高端產品領域喪失話語權,主要是因為其自身存在產品質量不過關、核心技術缺失以及經營理念滯后等問題。“為什么市場一直被外資壟斷?就是因為國內真正有實力的企業太少了。就目前來看,還沒有任何一家中國公司能與稱得上GPS的國際巨頭競爭。”
“國產品牌要奮發圖強,努力提升自身實力,增強市場競爭力,盡快打破外資品牌一統天下的格局。”北京某醫療器械經銷企業市場推廣部經理王先生說,國家可利用醫改之機,引導國內醫療器械企業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鼓勵醫療機構優先采購國產醫療設備。國內醫械廠商則應抓住醫改工作中的每一次機會,將技術和政策優勢轉化為市場優勢,主動出擊,與外資企業競爭。“國產醫療器械具有較高的性價比,尤其在中低端醫療器械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在部分高端醫療器械領域,近年來國產設備也有很大進步,完全有實力分得市場一杯羹。”
的確,在某些高端產品及大型醫用設備領域,一些國產品牌逐步在市場嶄露頭角。2015年5月,東軟醫療在遼寧沈陽發布了中國首臺擁有完整自主知識產權和核心技術的128層CT—— NeuViz 128多層螺旋CT。東軟醫療CEO武少杰說,自產品發布至今,NeuViz128多層螺旋CT已經獲得中國、美國和歐盟的上市認證,并已出口到歐洲、南亞、北非等多個國際市場。上海聯影研發的世界首臺超清高速96環光導PET-CT—聯影uMI 510更是在經過長達16個月、覆蓋百余項檢測項目的認證過程后,于今年8月28日正式拿到了日本醫療器械上市許可證。今年5月8日,國家食品藥品監管總局批準上海聯影醫療科技有限公司uMR 770磁共振成像系統醫療器械注冊。這是我國首次批準注冊的國產3.0T磁共振成像系統。上海聯影董事長兼CEO薛敏公開表示:“我們的目標就是要讓中國尖端技術在世界上發出自己的聲音。”
事實證明,國內企業已破局高端醫療器械發展瓶頸;國內企業的實力,完全有能力欲與洋品牌一爭高下。業內人士預計,未來5年,國內企業將大舉進軍高端醫療器械市場,外資企業壟斷我國高端醫療器械市場的局面將會被打破;未來10年,民族品牌或將逐步主導國內高端醫療器械市場。
扶持政策要落地有聲
近年來,國家對國產醫療器械的發展是“照顧有加”,在研發、審批、市場采購等各個方面給予政策、資金、人才等全方位支持,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并已啟動了兩批國產醫療器械遴選,加速國產化進程。
2014年8月16日,國家衛生計生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在北京聯合召開推進國產醫療設備發展應用會議。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強調,要始終把推廣應用國產設備,降低醫療成本作為重點工作來抓緊抓實。要加強研發與使用需求的對接,搭建產學研醫深度協作的高起點平臺。要大力倡導衛生計生機構使用國產醫療設備,重點推動三級甲等醫院應用國產醫療設備。工業和信息化部部長苗圩強調,進一步推進國產醫療設備產業轉型升級,需要從供給和需求兩方面共同努力,一手抓創新突破;一手抓推廣應用。
從國家出臺的諸多扶持政策上即可看出,醫療器械在分享醫改市場蛋糕中處于絕 對的優勢地位。“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國產醫療器械尤其是高端醫療器械往往被醫療機構拒之門外。”浙江省某醫療器械企業負責人表示,長期以來,醫療機構在采購醫用設備時,“崇洋媚外”的思想和觀念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國產醫用設備走進大型醫院的步伐。在某省藥械采購中心最近公布的心臟介入類、周圍血管介入類、心臟起搏器類和電生理類耗材的中標品種及企業名單上,外資產品竟然占據了88.89%的市場份額。
該負責人還透露,國產創新醫療器械存在市場推廣應用難的問題。很多醫療機構不愿買、不愿用國產創新醫療器械。“目前,由于種種原因,國產創新醫療器械市場開發有"四大難",即應用難、進醫保難、定價難、進招標采購目錄難。”該負責人說,在國家層面,出臺了許多扶持政策,但由于種種原因,一些政策在落實中打了折扣。
“目前我國只能說是醫療器械產業大國,而不是強國。”科技部一名工作人員說,我國醫療器械產業年均增速已連續多年在20%以上,遠遠高于世界平均增長水平。但是,在高附加值產品市場的較量中,國產醫療器械一直處于“配角”的位置,沒有話語權。因此,地方政府要確保中央政策落到實處,切實支持國產醫療器械產業的發展,尤其是加大對國產醫療器械的采購比例。國內企業要充分利用國家政策優勢,尤其是要抓住醫改帶來的商機,加快發展步伐,縮短與國外知名醫療器械企業的差距。
今年5月,備受矚目的《中國制造2025》規劃正式對外公布,將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等十大產業提升為國家戰略,正式提出要提高醫療器械的創新能力和產業化水平,重點發展影像設備、醫用機器人等高性能診療設備,全降解血管支架等高值醫用耗材,可穿戴、遠程診療等移動醫療產品。業內人士分析說,該政策對于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是巨大的動力,將助推我國醫療器械產業發展“質變”。
上述科技部工作人員表示,未來10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格局將發生根本轉變,國內企業在爭搶醫改大“紅包”中,有望由“配角”轉變為“主角”。